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10月18日,CCTP成功举办了“迈向零排放交通论坛2023——暨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年度会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田智宇主任以视频形式发言,他的发言题目是“新型能源体系发展与交通零排放转型”。为方便专家朋友们快速获取核心观点,CCTP将田智宇主任的发言总结呈现如下:
零碳发展既是长期目标也是现实需求,是实现可持续转型的无悔选择
目前,零碳发展成为已经全球发展转型、技术创新、产业变革、金融投资的重要焦点,并进一步成为全球发展竞争的制高点。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看,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主要发达经济体已经步入由碳达峰向碳中和的阶段。虽然按照已有承诺,到本世纪末全球仍难以实现温升控制目标。但在巴黎协定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强化,围绕零碳发展的竞合博弈将日趋激烈。
从我国来看,当前仍处于努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阶段,实现碳中和以及零碳发展是长期战略目标。但从近中期看,一方面,终端领域加快电气化本身就是终端零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出口大国,发达经济体实现碳中和的举措行动以及绿色壁垒等,已经对我国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零碳发展既是我们的长期目标也是现实需求。立足碳达峰、着眼碳中和,加快能源系统低碳零碳转型是对当前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内需增长、锻造面向未来的产业和技术竞争力的重要的着力点和无悔的选择。
发展零碳交通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高地的重要举措
从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来看,虽然一些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的空气质量在近几年得到显著改善,但与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高地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源头治理的角度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优化十分关键。其中,深化交通领域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零碳交通,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发展高地都至关重要。同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大,寿命长且易受气候影响。发展零碳交通,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直接碳排放,也是落实降碳减污扩绿协同增长的重要内容。
从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角度来看,深化电气化发展,加快能源供需一体转型是重要内容。就交通电气化而言,虽然我国电动汽车、高铁的发展走在全球前面,但从各终端领域来看,交通运输的电气化率仍然低于工业和建筑领域。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发展零碳交通,实质上是协同推进终端电气化转型与能源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同时,在锻造绿色新质生产力方面,交通运输领域也是低碳、零碳技术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新技术、新装备、新服务等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要素观,创新交通零碳能源价值实现方式,最大程度挖掘零碳发展的协同效益
协同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发展和交通零排放转型,核心是健全激励机制。一是统筹考虑能源替代、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匹配度等因素,理顺不同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二是统筹碳市场/电力市场/其他隐性碳定价政策,有效发挥价格传到作用。三是结合交通的不同细分领域,完善差别化税收政策。总的来说,对于交通零碳发展而言,既要看到其直接减碳效益,也要综合评价对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的影响,既要评价现阶段的成本经济性,也要考虑未来的成本经济性变化。
从国际比较来看,各国交通运输主要依赖化石能源,转型升级发展的起点是相似的。我国市场空间大、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基础好,处在全球能源变革发展前沿,具有加快推进交通零碳发展的有利基础。当然,在能源与交通协同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国内外形势变化、政策环境、产业和技术发展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需要在不确定形势下把握零碳发展的机遇。具体而言,一是要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条件、污染治理要求、交通电气化发展状况等。二是要积极稳妥,在交通能源协同转型中,逐步从高碳到低碳到零碳,从末端使用环节零碳到全生命周期零碳发展。
年会回顾
专家观点丨龚慧明:乘商差异化施策加速迈向全面电动化,源网荷储系统推进全社会零排放转型
CCTP致力于促进行业内的观点传播与合作交流。若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或与秘书处取得联系:
hazel.wang@icet.org.cn
jingluo@icet.org.cn
CCTP知识共享与观点交流平台已建立
感兴趣的伙伴们
请添加小助手微信(cctp-2018)
备注“姓名+单位”申请入群
期待大家的加入!
关于我们
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hina Clean Transportation Partnership)
是一个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
官方网站|www.cctp.org.cn
新浪微博|清洁交通伙伴关系_CCTP
点击“分享”“赞”和“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