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受邀出席“交通零排放转型发展论坛”并就“中国汽车产业零排放发展展望”发表主旨演讲。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稳步提升,纯电动成为主流
交通低碳转型离不开汽车产业的零排放发展,这意味着汽车行业需在2050年或2060年实现相对净零排放。展望汽车零排放的未来(2022年-2060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汽车行业进入深度转型阵痛期,面临重重现实困难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虽为世界第一,但目前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
1) 对传统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企业也有一定的销售义务,达不到又要受到“双积分”等的惩罚,因此企业不敢基于庞大投入对产品定价,只能销一辆亏一辆。
2)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销量是体现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未达到一定规模前也是处于亏损之中。2020年特斯拉实现扭亏为盈后,盈利水平近两年大幅提升,2023年初,特斯拉开始大幅降价,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头部企业率先“以价换量”,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注释:1. 绿色溢价:指使用零排放的燃料(或技术)的成本比使用现在化石能源(或技术)的成本之差,来自比尔·盖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降低绿色溢价助推产业实现零排放及可持续发展
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溢价是实现零排放转型的关键。这需要从政策、技术及投融资金融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发力。
政策端,可通过培育市场、降低新能源汽车总成本助推企业扭亏为盈。“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企业,维持一个健康持久的市场至关重要,不能单靠硬约束。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溢价,提升车企盈利水平,市场各主体才有长久动力推动清洁转型。尤其建议对绿色溢价较高的车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比如重型卡车。同时应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避免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瓶颈。
企业端,因为盈利仍是大多数企业的最主要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建议在2025年前适度容忍新能源汽车版块的亏损,在2035年以前以纯电动为主,再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技术路线获取相应的一些利润。同时,企业也需要结合未来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经营、产品竞争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确定产销目标。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