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丨优化电动公交推广运营与区域协同发展

主题沙龙 2019-08-15

2019年8月15日下午,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联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在北京举办了第七期主题沙龙——“优化电动公交推广运营与区域协同发展”。来自20个机构约40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者们参与了本次会议,并对电动公交与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议题背景


CCTP第七期主题沙龙现场


在政府补贴政策和城市公交行业自身购车需求的双重加持下,中国新能源公交保有量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底,中国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总保有量超过34万辆,占运营公交车辆总数的50.7%,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在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队中,纯电动公交车规模占比最大,是新能源公交推广中的主力。尽管如此,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广仍呈现较大分化。部分大城市已率先全部实现电动化;然而,也不乏中心城市如兰州、重庆等,纯电动公交渗透率不到10%,处于初期“摸索”阶段。另外,三四线城市、地方县市以及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对于购车成本较敏感,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到这些城市仍待时日。国家购置补贴取消后,国家与地方的新能源公交推广政策该如何制定才能尊重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新能源公交推广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运营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有车不用、运营效率偏低,新能源公交车如何才能实现更高效地运营?大数据如何支撑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


讨论环节


本次沙龙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先生主持。刘岱宗先生开场介绍了本次选题的目的及原因。电动公交未来几年的发展将极具挑战,购置补贴将于2020年年底取消,虽说运营补贴仍将继续,其方案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电动公交的运营存在非常大的区域差异性,因此本次研讨会将着重讨论下一阶段纯电动公交如何与地区协同高效发展,优化营运。


沙龙讨论之前,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员李相宜女士和薛露露女士分别针对“国际纯电动公交推广案例和中国机遇”以及“国内纯电动公交推广运营现状与挑战”进行了先导性发言。李相宜女士发现全球电动公交发展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拉美、印度这两年开始有所增长,中国从数量上仍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中国经验对全球新能源车的推广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电动公交方面,薛露露女士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公交在2020年将达到推广的分水岭——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随着购置补贴的退出,地补从补“车”转向补“桩”,伴随着运营补贴的逐步退坡,车辆生产企业、公交运营企业和充电运营服务商等不同市场主体,将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此外,虽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公交车队,但目前中国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效率仍徘徊在较低的水平,需要从车辆性能、充电桩等方面提升。



在本次沙龙的讨论环节,北京交通委员会公交处处长王昊先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刘荣先先生、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刘鹏副教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海峰博士、北京交通发展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刘雪杰女士、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数据研究部项目经理杨杰先生、世界银行高级交通专家周为民先生、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解决方案规划经理张清伟先生、北汽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彪先生、普天新能源北京公司总经理牟其勇先生、重庆公交集团科技环保部副经理廖涛先生、济南公交集团秦静女士、贵阳公交集团技术信息部部长唐震先生等嘉宾从各自的角度阐述观点与谏言,对纯电动公交运营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大数据如何支持新能源公交的推广展开讨论并提出谏言。会议当中还穿插了现场调研,政府代表、企业代表、车企代表角色置换,换位表达诉求的环节,新颖的讨论方式为会议增添了更多观点的碰撞和活力。来自贵阳交通委员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机构的代表列席听会。



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秘书处、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政策研究主管康利平女士以及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行委员会主任、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主任龚慧明先生分别对本次沙龙进行介绍和总结。



本次沙龙嘉宾来自以下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能源基金会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世界资源研究所

北京交通委员会

贵阳交通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交通发展院交通规划所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世界银行

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北汽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普天新能源北京公司

重庆公交集团

济南公交集团

贵阳公交集团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订阅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