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成功举办了CCTP第二十二期沙龙研讨会——航空减排新思路:中短途客运航空转高铁。来自10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行业从业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本次沙龙研讨会,并就高铁及民航客运服务的供需情况、民航客运转高铁的潜力、机遇与挑战以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本次沙龙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CCTP执行委员会主任王贺武主持。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毛保华、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资深研究总监贾艳丽分别进行先导发言。
一、先导发言
毛保华以“双碳目标下高铁与民航出行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为题作先导发言。他介绍了我国高速铁路与民航客运市场的需求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并对高速铁路与民航市场竞争力以及减排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他提到高铁与民航接驳时长影响出行选择,在碳减排效果方面民航碳排放因子是高铁的3.6-3.9倍。最后,他针对促进高铁与民航客运结构优化提出了差异化定价、扩大高铁服务时间与空间面及扩大支线机场航班经停等策略建议。
贾艳丽以“高铁替代部分航空出行需求的消费者意愿研究”为题,分别从因公出差和因私出行两个维度分析了中短途飞机客群向高铁客群的转化意愿及驱动力。她提到,单位政策要求、出发地/目的地情况与便利性是影响因公出差工作人员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企业出差政策调整即可带来23.5%的替代潜力。对于因私出行客群,安全性、舒适性与便捷性是交通工具选择的三大因素,相比因公出差,该客群在长距离旅途的交通工具选择上没有出现向飞机“一边倒”的趋势,高铁反而在后期实现了逆转。
二、议题讨论
在议题讨论环节,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毛保华、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资深研究总监贾艳丽及研究经理张喆皓、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清华大学副教授欧训民、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新军等专家先后发言,共同就高铁及民航客运供需的动态变化、民航客运转高铁的节能与减排潜力、对运输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航空和高铁保持健康合作与竞争的途径等议题发表了深入的见解,并对中国交通报、财新等媒体代表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三、会议总结
最后,王贺武主任做会议总结并指出,我国居民出行需求不断提升,无论是高铁还是民航的客运量仍然处于快速上升势头。未来高铁出行的占比会越来越高,民航的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不过在高铁覆盖不到的地方对于航空的需求会依然存在。在中短途客运民航转高铁的过程中,从减碳的角度考虑,政策端可以出台比较有利的倾向性政策,对民航和高铁进行科学评估,寻求互补彼此短板、发扬彼此长处。他强调,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及发展经验,高铁和民航两个行业的有序竞争与健康发展与国家宏观支持政策息息相关,但最终由市场决定。
本次沙龙嘉宾主要来自以下机构(按首字母顺序排列)
北京交通大学
财新
能源基金会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
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报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