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创始人兼执行主任、 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 执行主任
新能源汽车技术、低碳经济战略及气候变化政策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是智库组织美国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总裁及美中清洁技术中心的创始人及总裁。他目前也担任清华大学汽车战略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及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客座教授。安锋博士是许多学术研究报告的作者,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为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所撰写的关于在全球范围大幅提升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报告。他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前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MBA和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2014年起,任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基于大数据的电动汽车消费者行为研究、电动汽车安全监管关键因数分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以及城市级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主导和参与了中美清洁能源汽车联盟的科技合作,科技部863和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中国区总监
于2012年9月加入位于北京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办公室,目前任职中国区总监,负责机构中国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国际法学)、法学硕士(环境法学)和法学博士(环境法学、中比联合培养)学位。在加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之前,付璐曾在位于泰国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办公室和中国的顶尖环境咨询公司工作,从事国际和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分析。
于2012年9月加入位于北京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办公室,目前任职中国区总监,负责机构中国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长聘教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1. 构建多尺度交通排放表征模型2. 建立交通源与大气环境效应的耦合模拟解析方法3. 构建基于驱动力/供应链关联的交通排放调控方案和全球减排框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与控制教研所,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
1. 构建多尺度交通排放表征模型
2. 建立交通源与大气环境效应的耦合模拟解析方法
3. 构建基于驱动力/供应链关联的交通排放调控方案和全球减排框架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特聘总工程师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主任,近年来领导团队在交通节能减排战略规划、交通能耗排放统计与监测、移动源排放检测与评估、新能源汽车数智协同、物流运输可持续发展、生态驾驶研究与推广、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交通能源计量与应用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与体系建设工作。研发的交通节能减排智能化监测技术获得“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依托该项技术,牵头建成“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与监测平台”,为政府决策、行业监管、科研分析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政研
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汽中心首席专家、中汽政研副主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博士曾直接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补贴政策、免征车辆购置税、汽车促消费等政策研究工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副主任
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专业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后。 长期从事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领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政策、规划理论与技术、公共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研究等。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计划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多项研究成果被交通运输部和地方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采纳。主持或参与起草行业标准规范9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编写专业著作9部,其中主编1部、参编8部。共发表专业理论及行业应用技术论文30余篇;曾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交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6年荣获中国公路学会“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专业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土木工程学院博士后。
长期从事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领域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公共交通政策、规划理论与技术、公共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研究等。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执委会主任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力电池性能优化与被动安全、车用能源与动力系统评价,系统开展车用能源需求预测、车用能源生命周期分析、动力技术路径优化的研究,研究兴趣点包括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喷发流动与燃烧灾害抑制、基于模型的汽车保有量与能源需求和污染排放预测、基于GPS的汽车出行特征数据库构建与能量策略、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汽车能源/燃料/动力技术的评价、基于数据库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渗透率与存活规律、清洁汽车动力系统发展优化与技术路线图研究、以及 汽车清洁燃料与内燃机工作过程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 副主任
尹航在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担任副总工程师工作。
多年来,主要职责是为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研究、排放清单开发、汽车燃料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带领法规政策研究部在燃料质量管理、空气质量管理、机动车排放控制政策和规划等政策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 副院长
长期从事汽车产业战略规划、技术评估和技术路线等研究,参与了国家汽车领域多项重大战略规划、政策及报告的研究编制。 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汽车电动化研究中心主任,主管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沿技术及国际合作等工作。 在电动汽车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组织开展了多项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团体标准。
订阅简报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