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丨董秀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专家观点 2023-11-13


2023年11月13日,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CCTP)成功举办了CCTP第二十五期沙龙研讨会——交通零排放转型下的多元化补能 —— 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安全与创新。能源经济学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董秀成受邀出席本次沙龙,并就“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站政策和市场环境分析”作先导演讲。本文是对董秀成教授先导发言的整理和总结。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助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具有规模大、增长快的特点。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其销量占比在2022年超过了24%。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充电桩的保有量也不断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接近200万个。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未来交通运输领域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清洁电力将是其主要依赖的能源。可以预见,如果没有清洁电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转型将难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将对清洁电力形成巨大的需求,这要求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调整能源结构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


根据“3060”目标,碳中和需要经历四个十年,共计八个五年计划。从减排工作部署看,四个十年可划分为转型过渡蓄势期、能源结构切换期、近零碳排放发力期和全面中和决胜期四个步骤阶段。虽然目前尚未发布2040-2060年具体的减排目标,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近及相关任务的完成,这些目标都会逐渐明确并细化。但毫无疑问,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必须不断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费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这要求建立新型能源体系并不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二十大提出建设清洁、高效、低碳、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其核心是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即是可再生能源主导能源消费体系。有别于传统能源体系,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将会具有模块化、分布式、自下而上、开放、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特征。


氢能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其发展已进入快速期


国家对氢能的战略定位是,它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22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氢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交通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外,氢还能运用到储能、工业以及其他行业。在电网侧,氢储能电站能够与电网互动,起到调峰辅助容量、负载均衡的作用;在用电侧,加氢站的建设与完善能够为氢能汽车提供动力补给。未来,氢能的应用范围和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将超过预期。


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分配体系是制定、实施碳双控政策的关键


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分配体系。碳排放总量要与碳排放强度考核相衔接,与碳强度分配原则一致,遵循公平、效率、效果和连续四大原则。总量目标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思路确定,在全国总体的碳排放控制目标确定后,各省份、地区与各行业的目标分配需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产业结构等因素后灵活确定。









订阅中国清洁交通伙伴关系

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自愿性的交流、合作及观点传递平台,秉承“独立、开放、共享、包容”的理念 聚焦政策和技术创新,总结、宣传和推广国际、中国和地方先进经验,加速交通迈向零排放